第11届中国·长春国际陶艺作品邀请展之土耳其陶艺家梅赫迈特·申奇作品赏析——《马》、《马IV》(图文)
文章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7-14 10:42:55 点击数:
字体:【

IMG_20230706_183013.jpg


梅赫迈特·申奇,土耳其陶艺家, 大学教授,从事多年陶艺教学和创作,其作品在伊兹密尔旋转金盘陶瓷比赛中获得荣誉奖、特别评委奖和机构奖。他还曾受邀参加各类陶艺大赛及陶艺展览。


10 (3).jpg


44 (3).png


在土耳其陶艺家梅赫迈特·申奇的创作谱系中,《马》与《马Ⅳ》如同一首跨越时空的二重奏,以陶土为纸,火焰为墨,在传统形制与现代语汇的碰撞中,书写着人类对马的永恒想象。这两件作品并非孤立的艺术标本,而是艺术家对安纳托利亚文明中“马之神性”的当代解构——《马》以饱满的陶体承载着农耕文明对力量的敬畏,躯体的弧度过渡暗合奥斯曼陶艺的造型传统,鬃毛处釉色的泼洒似将高原落日熔入血脉;而《马Ⅳ》则以几何化的线条重构马的形态,恰似游牧民族帐篷纹样在现代性中的抽象重生。

 

申奇的创作智慧在于让两件作品形成镜像对照:当《马》以微扬的马首延续着细密画中战马的威仪,《马Ⅳ》却以三角面与弧线的极简拼接打破了写实桎梏;《马》以“蓄势待发”的躯体姿态诠释土耳其谚语中“大地般的静默与雷霆般的奔腾”,《马Ⅳ》则以超越物理规则的“悬浮感”定格了神话中“马踏风云”的瞬间。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演进,并非对传统的背离,而是将安纳托利亚陶艺的精神内核——对生命张力的崇拜与对自由境界的追寻——以不同的艺术语法进行转译。


在釉色与肌理的对话中,两件作品共同诉说着更深层的启示:两件作品,皆是对安纳托利亚土地的致敬;是力量与自由的一体两面。申奇以陶土为媒介提醒我们:马的神性从不在形态的复刻,而在其作为生命符号的双重特质——如《马》般在土地羁绊中保持力量的觉醒,又如《马Ⅳ》般在规则桎梏里守护灵魂的轻盈。这恰似土耳其民间故事中那匹“能听懂星辰私语的马”,用陶土的语言告诉现代观者:当工业文明将生命挤压成标准化的模块,唯有像马一样,在传统根系中汲取力量,又在精神天空中保持奔跑的姿态,方能让灵魂在大地与云端之间,始终拥有属于自己的奔腾维度。两件作品最终在火焰中淬炼出的,正是人类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永恒渴望——既要有踏碎星辰的力量,也要有穿透陶土的自由之光。